
【網路地產王/洪倩宜/綜合】2011/03/22
日本大震引發民眾對住家安全的疑慮,房仲專家提醒,儘管愈來愈多推案打出「可防六到七級地震」的廣告,但消費者最應該注意的仍是實際的施工品質。一般來說,建築物的耐震度與建商、設計師、營造商、使用者每個層面都有連帶關係,任何一方有疏失都會使得建物的耐震度受損,耐震度因而降低。
■ 阻尼器、制震壁等科技 大幅提升豪宅防震規格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,為了因應發生地震,超高層建築大多建議做制震工法,面積較矮平的學校或醫院則以隔震(免震)工法較好。而近幾年推出的豪宅個案,絕大多數都將抗震列為標準配備,像是信義計畫區的御之苑、仁愛路的帝寶、仁愛圓環的潤泰敦仁等都是抗震豪宅的代表作,標榜具有防範7級以上地震的能力。信義帝寶也採用十座方形鉛心隔震器,輔以加裝組尼器消弭地震的反應速度。也就是說在防震技術上,不只針對傳統的鋼筋綑綁品質以及混凝土強度進行加強,阻尼器、制震壁、鋼骨斜撐、隔震層等高科技的引進,皆大幅提高新一代豪宅的防震規格,抗震係數與安全性已經是豪宅市場不可或缺的建築要件。
■ 少動格局、不偷工減料 RC住宅同樣罩得住
至於一般民眾的住家即使沒有制震或免震設計,也毋須太過擔心,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指出,每種建築結構都有其優缺點,鋼骨結構雖然耐震性佳,但並非是絕對的安全保證,因此就算不是居住豪宅,而是住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屋,只要施工用料實在、監工確實,房子的抗震性未必比鋼骨住宅差。
台灣地震頻率高,民眾除了選擇結構完整、安全的建物外,最重要的是切忌隨意改建或變更建物原有格局,如果房子有小瑕疵、裂縫等也要記得補強,方可在地震來臨時,讓生命財產的損失降到最低。
【網路地產王www.vrhouse.com.tw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